7月25日世界防溺水日来临之际,一个令人心痛的全球数据摆在我们面前:溺水已成全球意外死亡的第三大杀手,每年约37万人因此丧生。每90秒,就有一个生命被水流无情吞没。
就在两天前,长江万州段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——滚装船浓烟滚滚,有人坠入江水挣扎求生。长航公安、水警支队、海事处、消防救援、天马救援等多部门在区委政法委领导下迅速集结。这不是真实险情,却是以生命为名的实战练兵!
救援现场,科技力量改写生死时速:
无人机如鹰盘旋: 高空侦察锁定落水者位置,精准抛投救生圈,为生命第一时间系上“安全带”
飞行救生艇出击: 如离弦之箭穿越水面,迅速靠近溺水者,将救援时间压缩到分秒之间
消防艇筑“水幕长城”: 阻隔火势蔓延,为登船灭火的勇士撑起保护屏障
这场演练,是长江万州段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成立以来,交出的“硬核”答卷。从“单兵作战”到水空立体协同,从传统救援到“手术刀式”精准施救,救援效率与成功率已悄然质变。
防溺水,从来不只是个人之责万州共建区的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相:水域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织网。
风险共防: 多部门联合巡查,隐患早发现、早预警
问题共治: 信息互通、资源互补,告别“九龙治水”
安全共筑: 科技赋能、机制创新,让救援力量跑赢时间
每个人都是防线一环
水域活动“六不准”: 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盲目下水施救
遇险牢记“三要”: 要保持冷静,节省体力;要利用漂浮物,尽力将口鼻露出水面;要见人即呼救,勿盲目挣扎
见人溺水“三步骤”: 大声呼救,寻求专业力量;巧用工具(竹竿、绳索、漂浮物)施救;无把握,切勿盲目下水
演练中,当落水者被飞行救生艇稳稳托起那一刻,长江见证了科技的温度与协作的力量。每一次精准施救,都在为“生命无溺”的愿景添砖加瓦。
万州共建区生动诠释:水上安全防线,需以协同为基,科技为翼,更需每位公民将安全准则刻入日常。
世界防溺水日,不仅是警醒之日,更是行动之日。 当每一个岸边家庭都懂得敬畏水域,当每一次意外都有体系化救援守护,溺水悲剧才能真正远离。
水面之下危机暗藏,救援之上众力汇聚守住生命线,需人人警醒,更需全社会同心筑堤
(素材来源于:长江航运公安局万州分局)